查看原文
其他

两月不写,便觉舌头退化

小样 Young
2024-09-07

晚上老爸打来电话,说两天没听到我声音,也没怎么给家里发微信。我觉得父母跟子女之间有种天然的感应能力,当我和朋友们刷夜撸串玩得忘乎所以,他们不会打电话来;可是当我稍一陷入情绪泥沼,他们的电话也会随之而来。 
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

前两天跟一个前辈讨论如何策划一本美食书的宣发,因他提到李安的《饮食男女》,于是今晚翻出来二刷。深以为然的一段话是“父亲”郎雄说出的:“其实一家人住在一个屋檐下,照样可以各过各的日子,可是从心里产生的那种顾忌,才是一个家之所以为家的意义。” 所以无论幸福的家,愤怒的家,荒诞的家,困苦的家——都逃不掉的是羁绊。


还说人心中要揣个“惜”字儿,真的“惜”不是为昂贵的货币价值和小概率事件埋单,而是不可忽视的时间成本。过去我们谈论“惜时”是为争取明天的时间,而现在我们谈论“惜时”仅仅是为尊重时间的价值。崇尚免费经济的时代最难制造的复制品是有时间痕迹的:家族传承的手工,从祖母辈开始酿造的梅子酒,甚至是一张见证几代人的饭桌。


惜时也不是怀旧,陈晓卿在《至味在人间》里提到的那些无名小馆现在大都难觅踪迹,我们固然可以会为这些民间美味的消逝而怅然,但如果心里揣着惜字,惦记可能是人生百转千回的况味。前辈说到现在美食书是一种流行的大众读物,每年能出50万本,紧接着他又问我,你这么爱看美食书,那么觉得最好的是哪本?


我脑袋里迅速闪回了一遍自己看过的美食书:日本作家的书最适合放咖啡店和飞机场阅读,因为清淡而散漫;国内新晋的饮食作者写书都很用力,食物往往因为个人情绪带入而有失真;创新的作者也许会尝试饮食男女的路线,浮夸的共餐情节让荷尔蒙跟唾液酶混合在一起,餐桌充满了化学试剂的气息;写食的除了吃货派自然还有实战派,这类人的书像食材名录,能让人开眼界——却不具有让人亲自上手的动力;还有懂吃会做的“吃主儿”,以唐鲁孙、王世襄父子为典范,用简白的文字能把食物的“厚味”写出来,只不过读遍会抱憾“俱往矣”。


个人非常钟爱的一本美食书是美国厨神茱莉娅写的《我的法兰西岁月》,书中一段经典的记述是她的丈夫说出:你之于我,如面包上的黄油,生命中的呼吸。个人而言,爱她的爱情,比爱的人生更多一些。



图为 烹饪中的茱莉亚


回到前辈的问题,当下我没能说出一本最好的书。前辈的回应是,我的回答可能跟你一样,不过能够接近答案的是他的唐鲁孙,我的茱莉娅。美食书目那么多,可是目前的市场中却未有经典之作,我想可能有这样的一些原因:《饮食男女》中扮演圆山饭店大厨的郎雄在失去味觉后,食物于他就是“场面话”,即便味道未到,但礼数场面得到位——然而年轻作者们经历的“场面”未够,食物的仪式感只能停留在文化课本中。另一方面是食物观,即写作初衷,经典的美食书读来是一本饮食人生,而现在的美食书只能够提供人生截面:美食成为生活中仰赖的幸福来源,却不能成为每个人生活的主题。


回溯到假期的一趟台湾之旅,对台湾美食的印象现在总结起来是种“羁绊感”——由于特殊的历史迁徙,让外省人带着家乡的味道来到这片土地上,与当地的味道牵绊在一起,最终川、浙、鲁、粤、扬汇成一流,成了独特的台湾味道。另一佐证是,台湾小吃比台湾菜更能叫得出名字,大概也是因为太难界定什么是标准的台湾菜了。不过台湾菜中有一个特殊的菜系——“眷村菜”,这个“眷”字就是打动味觉的秘钥,解锁的是父母在基因中倾注的食物编码……



最后,你也跟我讲讲你喜欢的一本美食书吧?



手绘:台北的早餐



手绘:台湾的饮食足迹



继续滑动看下一个
小样 Young
向上滑动看下一个

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

文章有问题?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